UNIQLO CALENDAR

20090330

我覺得這一切都夠本了

你是妳
我是我
他是她

" People are strange when you're a stranger
Faces look ugly when you're alone
Women seem wicked when you're unwanted "

- People Are Strange, The Doors -

20090326

All mine, you have to be

Dada & Chya, 2009
自私自利自作自受自討苦吃
自欺欺人自討沒趣自求多福


" But when you smile
Oh how I feel so good
That I can hardly wait
To hold you, Enfold you "

20090325

悪夢の誕生日パーティー

The Birthday Party (DEWI LEWIS PUBLISHING、2008年) より

The Birthday Party is a collection of children’s portraits. Speers has stripped away the stereotypes of childhood in a far cry from the usual idealisation of 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She reveals the cruelty, vulnerability and duplicity of children. She captures children happy to play with imperfection and embrace the grotesque; children with a sense of danger and disregard for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of a birthday party smile.

The resulting visuals are unsettling, with a transparency that is neither black and white nor colour, and the humanity neither that of an adult nor of a child.

Vee Spearswww.veespeers.com |ヴィー.スピアーズ

20090322

王琬瑜:收集自己的collector


文│吳嘉瑄 

昏暗的VT內掛著幾張王琬瑜的大幅攝影作品,在這位極年輕的藝術家「標本」個展中,她以自拍的方式,記錄下自己各種包裹、藏匿在各種裝扮後的樣子。「標本」系列的構想,來自於一個年輕女性對於自身身體與形象的各種唯美想像,就像是傅敖斯(John Fowles)著名小說《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中,主角收集年輕女性的青春,王琬瑜在此也展現出收集者(也像是獵奇者)的姿態,收集自己並製成美麗而詭異的倩影標本。標本,應當是對象物被迫赤裸裸地展現出自身的最完美;然而,在這些作品中,卻因為藝術家自己收集自己而顯得有些不同—— 藝術家一方面既想展示些自己的什麼,另一方面卻不想被完全看到,因而在這些作品中,「保有神祕感」成為了王琬瑜自拍的指導原則—— 她以雨傘、雨衣或布簾遮蔽住臉孔,掩蓋住面對這世界(鏡頭)的任何情緒。某種程度上,這些標本因為藝術家自己同時做為展示者與被展示者,而呈現出某種準確的曖昧氛圍;藉此,藝術家確實做到了她所謂的「我要將我的美麗保存下來,我不要被忘記。」

-- 文章摘自 典藏今藝術 2009.02

20090321

月光光 心慌慌 非常廟三週年之關鍵報告

The 3rd Anniversary of VT Artsalon

展期: 2009/3/21(六)-5/2(六)
開幕酒會: 2009/3/21(六) pm7:30
地點: 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
臺北市伊通街47號B1
http://www.vtartsalon.com


參展藝術家:
王志文 王姿婷 王琬瑜 石晉華 何孟娟 何信旺 吳季璁 吳東龍 吳詠潔 吳達坤 呂東興 李宜全 李俊陽 李詩儀 周成樑 林佩淳 林其蔚 林晉弘 邱昭財 侯玉書 侯怡亭 姚瑞中 洪藝真 唐翊雯 袁廣鳴 涂維政 崔惠宇 常陵 張乃文 張禮豪 許尹齡 郭慧禪 陳文祺 陳宏明 陳亞倫 陳建榮 陳浚豪 陳淑強 陳敬元 陳慧嶠 陳懋璋 陳擎耀 彭致穎 黃湧恩 黃博志 黃華真 黃逸民 黃蘭雅 楊仁明 葉怡利 董心如 廖祈羽 劉世芬 劉致宏 潘信華 駱麗真 羅貫庭 蘇育賢 蘇孟鴻 蘇匯宇 Dominik Tyliszczak 崔永嬿 朗機工(陳志建 張博志 林昆穎)

沙龍座談
3/28(六) pm2:30-4:30 『閒置空間再利用與藝術造街的反思』
主持人: 陳浚豪 邀請來賓: 郭慧禪、葉偉立、涂維政、陳幸均

4/11(六) pm2:30-4:30 『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如何產生關係』
主持人: 胡朝聖 邀請來賓: 劉維公、徐莉玲、胡永芬、陳文祺

4/25(六) pm2:30-4:30 『藝術替代空間的困境與願景』
主持人: 吳達坤 邀請來賓: 劉慶堂、蕭麗虹、文建會代表、文化局代表

Her Room

王琬瑜於月光光 心慌慌-非常廟三週年之關鍵報告 展出作品 Her Room
Wang Wan Yu in VT Art Salon, exhibited work - Her Room

20090317

每天都要小心謹慎地活著

Mar, 2009
最近怎麼可能一連串這樣地發生
從來都沒想過會有這般生活經驗
然後要一直慶幸自己還在這活著

20090311

船到江心補漏遲

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 2007
再也不用記憶
只要寫下日記就可以被忘記了
又是好久以前寫過的遺忘
今天是否真的完成了道別
如果你也不在乎這是欺騙

"Wherever you are
Whoever is there
You know that I'll be here
Wishing I could be there"

- Live Alone , Franz Ferdinand -

20090307

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 Installation View

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2009.03.07 - 04. 01 / Tuesday - Sunday 12 : 00 - 18 : 00

TIVAC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1 F, No. 29, Lane 45, Liao-ning Street, Taipei

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During: 2009.03.07 (六) ~04. 01(三)
Place: TIVAC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Opening: 2009.03.07 (六) 3:00 p.m

Location :
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1 F, No. 29, Lane 45, Liao-ning Street, Taipei
Tel : 2773-3347 Fax : 2773-8779
E-mail :
tivac@ms28.hinet.net

Open Time:
Tuesday - Sunday 12 : 00 - 18 : 00


Curator: 黃亞紀 / Perception Unit

37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展出「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 王琬瑜個 展」,是台灣當代藝術中少見的直觀性攝影作品,是年輕藝術家王琬瑜獲得2007年台北獎入選後的首次大型個展,由黃亞紀策展。

王琬瑜的作品中,紀實攝影成為個人化的舞台表現,一個個單純快照彷彿是藝術家刻意安排的結果-交錯的視線和人物、近距離的貼近、瘋狂的表情和服裝-這些由王琬瑜記錄下的「決定性瞬間」其實成為了「決定性瞬間」歷史教條的顛倒-宛如精心設計的set-up、卻又帶有流動的「未決定性」:綿延的、混沌的、似乎在未說出什麼下結束的狀態,反映Andy Warhol以來造就的名人性或自戀文化,也是Diane Arbus所謂的秘密的秘密。

國際間此類新紀實攝影,無論是以人物為主的Nan GoldinRyan McGinley,或是牽涉更敘事化表現的Alex SothRoe Ethridge,都在WhitenyGagosian等重要美術館或畫廊展出,但這類表現卻在台灣少見。王琬瑜的作品除了在這樣的脈絡下發展,並帶有獨特的台灣文化溼度-「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 王琬瑜個展」讓觀者看到年輕影像的深度,還有唯有攝影可表現的某種something else的情狀。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特別感謝:良遠藝術有限公司田園城市文化事業、邱奕堅、達蓋爾專業暗房工作室、加菲

20090305

我們的19號房可能在Room18中創造嗎?

乍看之下,「ROOM19」像是個從夜店概念延伸而來的浪漫展覽,空間內有著夜生活慣常的目眩神迷與波西米亞式的黑暗情調,在遙遠的(相較於夜店聚集的台北東區,「ROOM19」的邊陲倒也突顯了藝術家在主流社會上的某種位置)關渡訴說著一群人的生活寫真。

王琬瑜│Wednesday Party

黑白攝影 20x30cmx20 2008(關渡美術館)

在 策展人吳達坤刻意營造的娛樂氛圍下,「ROOM19」讓關渡美術館呈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空間精神,輕盈並帶有神祕特質,遊梭其中,不太像是看展覽,倒像是 在夜店裡的真實感受,讓進入的人將觀看當成正當理由,進行偷窺,堂而皇之的闖入這19間的私密套房、空寂的居屋;儘管看似歡娛熱鬧,美術館具大的空間裡卻 散發著異樣的虛無與空盪,此時展覽的氣氛在眼前更顯得孤寂,霓虹閃爍或杯觥交錯都成了一種幻象,如夜空中的星球那般遙遠,19個房間有著19個故事,卻都 孤單。

夜生活的人生百態

「ROOM19」 展覽之源初概念來自於2007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知名作家萊辛(Doris Lessing)的短篇小說〈到19號房〉(to Room19),內容描述一名因結婚而步入家庭的職業婦女,在婚後的十多年間,孜孜矻矻於相夫教子,卻不知人生目標為何而逐漸喪失自我,最後選擇遁逃到旅 館內19號房孤獨療傷,後來丈夫外遇的事件曝光,卻進一步加速了婦女逃離僅有的小天地而步入自殺以終結人生;策展人說:「萊辛的Room19是一個幽暗、 孤獨甚且是逃避的空間,然而諷刺且巧合地,在現下的台北,有一間名為Room18的人氣夜店,裡頭五光十色、笙歌達旦。相較於萊辛1950年代的保守氛 圍,現下的我們似乎多了更多選擇。而本展覽的主軸切入,即是談論:『在當代社會價值下,我們有幾間ROOM19?』」

劉士達+陳家文+許素朱│

模因基流450x450cm

(關渡美術館)

所 以,一切就從房間開始;吳達坤在空間與氛圍的營造上,企圖從上述文學作品與夜生活兩種緣由做連結,藉由不同的時空差異,提出現代人在當代環境中所面臨的人 生議題。儘管〈到19號房〉和Room18與展覽「ROOM19」概念之間的關連看來有些牽強,比方說19號房跟19間房間的關係為何?事實上小說裡的房 間數應該是多過於此數目;而台北最火紅的夜店Room18與其娛樂文化跟20以及21世紀的存在主義議題又為何會搭上線?但這樣看似無關的串連卻也創造了 展覽本身的獨特質感,觀者像是進入到一個已被設計好的生命迷宮裡,在漆黑的19間套房內,藉由看著他人的故事,找尋自己生命的房間。

從 展場大多以新媒體藝術做為主軸的策畫概念下,可以想像策展人如何呼應夜店的歡樂、視覺聲光與互動氛圍,讓「ROOM19」本身看來更像是夜生活的翻版,美 術館空間經歷了奇妙的變身,甚至化身成為具有藝術特質的夜店、藝術圈的Room18,邀請的藝術家中也確實有為數不少的作品環繞在夜生活的情境之中:凱比 鳥+YEN的《Dance Floor》以空間裝置、音樂、影像記錄現代年輕人夜晚的生活方式,呈現了特定族群的面貌;然而看似前衛的流浪生活,卻以被納入經典藝術形式的裝置方式再 現,保守了些;王琬瑜《Wednesday Party》側拍都會男女在酒吧裡的眾生百態,少了一般人對於夜生活的負面刻版印象,反而有種朋友夜裡相互取暖與把酒言歡的溫馨感;同樣描繪夜店的情景, 李小鏡的《叢林》則強烈表現出夜晚的慾望橫流,男女在慾望的叢林裡,化身為各種毒蛇猛獸,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進行獵食;儘管最初在夜店拍攝作品的陳永賢不 討論夜生活,但作品在本展中卻發展出一種奇特的人間慾望;FBI Lab以及許素朱等藝術團體的《靈幻跳影》、《模因基流》以酒吧裡的空間裝置做為發想,展出兩件互動作品,遊戲性質頗高,但卻有種與其他作品議題與內容格 格不入之感,反倒是像展覽中的道具。這些作品在空間中的配置,瞬時將觀眾拉到夜生活的情境,以一種虛擬實境的方式,讓夜店再現於美術館之中,對於觀眾來說 可謂是有趣的身體經驗,在美術館中看到夜晚的人生百態。

作品挑選與空間配置之反思

或 許是為了遷就房間的概念和夜生活的緣故,策展人在部分作品的挑選與配置上,陷入了著重於空間與夜晚氛圍的對應思考,展覽題目原本可以針對特定,如慾望、墮 落、幻想、權力、歡樂等的議題論述;或者也可以藉由作品去營造特定的議題氛圍,這樣可能更容易聚焦;也或者明確的說,專注於討論當代夜店文化不失為一個方 向,可偏偏又不是,展覽本身卻一直使人不自主的從夜店的角度對號入座。而更大的方向指向陳志建與賴珮瑜媒體世界下的都市景觀、黃世傑超現實的有機生物世 界、PTB黑夜裡的窺視雙眼與變裝下的身分滿足,再到田中功起(Koki Tanaka)與劉瀚之失眠的獨居眠床等,都將人拉到某種奇特的空間與時代氛圍裡,更不只是夜店文化所能延伸出來的。若再以更精確的作品挑選與空間配置出 發,相信作品彼此之間會更有張力,並可凸顯出更為明確的深刻議題,雖然策展人強調這與夜店的關係真的只是純屬巧合。

劉瀚之│睡眠者的牆 動力機械裝置 尺寸依展場而定 2008(關渡美術館)

「ROOM19」 從一個討論存在主義的概念出發,卻以夜店的形式發展成19個房間的故事,在冷靜空蕩(非指觀賞人潮多寡而產生的感覺,意指展品之間以冷靜疏離的方式被配置 而產生的整體空間感)的展場中,瀰漫著當代環境與都市人在忙碌的白天生活之外的黑夜景觀與另類心理風貌,正如策展論述所提及:「『ROOM19』它所提供 的身體經驗跟實踐場域在某程度下可以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感官、行為與生活方式,雙重意涵上緊扣環繞在一個龐大到溢滿的主軸──『生活的虛無與面臨無聊社會 道德壓迫之創造與自我價值追尋』。」而我們的19號房在哪裡呢?它或許還真的有可能在Room18中發現或被創造,而夜,確實有太多的空缺值得我們去挖 掘!


20090304

我希望大家都去買呀

写真ノ話 - 荒木經惟 Araki Nobuyoshi

出版社:木馬文化
ISBN: 9789866973970

無論廣告或任何事物,所謂的創造,都必須以紀實攝影為起點;而所謂的紀實攝影,就是捕捉人類的本質。紀實攝影是持續地凝視,然後發現、感動。我有嚴重散 光,所以透過相機的鏡頭凝視這個世界。我有一個很老式的信念,認為只有真實之物才能夠創造同樣的真實之物。所以首要之務,就是撫臀、吶喊,以剝除虛假的外 殼。──荒木經惟

20090301

需要一個可以隨時出發的交通工具

Feb , 2009
我也不知道我在逞什麼強
或是不願花筆錢搭計程車
半夜一點背著mac淋著雨
從 the wall 走路回家好累
好像也不遠跟以前差不多
光點時也是天天走路回家
我真的覺得我還滿厲害的
可是又不知道在自豪什麼
回到家看見可可打破的酒
又是一個不被預期的差活